NO.11: 让我们为他而感动,为他的祖国而自豪!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赏析
让我们大声地读读他的名字(片断1)
师: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放音乐《革命进行曲》!
师: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写的吗?板书:肖邦
师:你了解他吗?让我们大家一同来分享课前你所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指名学生介绍所收集到的关于肖邦的资料。
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肖邦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
生:他的事迹太令人感动了!
生:他真是太了不起!
生:他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
生:…………………………
师:好!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读他的名字!
生:非常响亮地读!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了关于大音乐家肖邦的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师:齐读!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归纳,肖邦为什么要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去走进肖邦。
【教学思考:音乐的渲染、分享所收集的资料等手段,为的使学生尽快地如情入境,更好更快地走近课文的主人公——肖邦!通过上述教学的安排,肖邦已经悄然地走近了学生,交流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性认识,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肖邦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扎根了。这时,让学生大声地读读“肖邦”的名字,他们读得激情飞扬,因为他们被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为能认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所自豪。】
我们的祖国也会因你而自豪(片段2)
师:课文读完了,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来分享你读书的收获!
生:我为他而感动!当他得知祖国反抗沙俄的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为祖国和人民写下著名的《革命进行曲》。
生:他虽身在国外,却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彻夜地工作,工作,再工作,使他英年早逝。
生: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看到祖国被列强侵占,满怀悲愤,不愿为侵略者卖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的离开不是逃避,更不是害怕,而是为了更好地与侵略者抗争到底!
生: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就在他临死前,想到的还是祖国,还紧紧地拽着姐姐的手,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生:他的祖国为有他这样的儿子而感到自豪!
师插话:我相信若干年以后,我们的祖国也会因你而感到自豪!你们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说“我能!”
生:齐声说“我能”!
【教学思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因此,应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语言和情感的同构共生。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在感受肖邦那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为国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让他们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榜样,潜移默化地使他们也在自己的心目中树立为自己的祖国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硬性地灌输,学生自豪而强有力的回答,使我们感到了学生那份激情、那份决心和信心。】
我的祖国叫“中国”(片段3)
师: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认为肖邦之所以成为大音乐家,不仅是因为他的确有音乐天赋,在音乐上有所成就,还因为他的那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感动了人们,人们尊敬他,敬佩他!
生:我觉得肖邦的老师和他的同学都值得大家称颂!正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有一颗真挚的、强烈的爱国之心,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肖邦,使肖邦爱国之心无比强烈,至死不忘祖国!
生:肖邦之所以特别感人,催人奋起,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生:波兰人民在肖邦音乐的感染和激励下,一定能战胜沙俄,取得革命的胜利!
生:肖邦爱他的祖国,赢得世界对他的肯定!
师:是啊!肖邦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他的爱国之心日月可昭!爱自己的祖国,是作为一个生活在自己国家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只有爱自己的祖国,你才会赢得大家对你的赞颂!
师:我们的祖国叫——中国(齐声说)!
让我们也来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齐声说)!
让我们永远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中国(齐声说)!
让我们为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齐声说)! 【教学思考:肖邦在临死之前,惟一忘记不了是自己的祖国,还紧紧地握住姐姐的手,嘱咐姐姐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样炽热的爱国之心感天地,泣鬼神,学生能不为之感动吗?在学生感动中,悄然渗透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也像肖邦一样,无论走到哪里,祖国都装在我心中!这种爱国思想的感染可谓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 20:50: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