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彩虹 教材分析: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课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留个问句巧妙相连,呈现出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开头巧妙的比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随后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以亲切的称谓开始,用反问句方式呈现了3个奇妙的想法,之后又是一个加强语气的问句“你高兴吗?”要指导学生读好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积累“荡来荡去、飘啊飘”等词语。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一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能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一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个生字。 2.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虹、座”等12个生字和衣字旁一个偏旁;会写“长、高、兴”三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之间的停顿,并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3.初步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一座长桥架天空,太阳在西桥在东,数数颜色真不少,紫蓝青绿橙黄红。”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出示“虹”字,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请生说说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呢? 6.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出示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①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② 一边读一边圈画不熟悉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③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蓝线条里的生字,请生读。(个别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谁生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多音字“兴”) (2)出示词语:浇花 浇田 洒水 提着 挑着 拿着 坐着 (个别读、齐读、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请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都是三点水,“浇、洒”的动作都跟水有关。第二行都是动作,“提、挑”都是提手旁,“拿”下面是“手”)请生在做动作说一说。 (3)出示课文的自然段号,请4位同学读。(师指导读好长句子)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文中把“彩虹”叫做什么?(出示第一自然段请生读。注意轻声“了”。 ) (1)学习“座”。 “座”是量词,除了一座桥,还可以填一座( )…… (2)文中的“我”把彩虹说成一座美丽的桥,说明了文中的小女孩特别的爱?(爱想象、爱思考)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2.请生观察课文的插图,桥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着这座美丽的桥,冒出了许多奇妙的想法。请生说说小女孩有了哪些奇怪的想法? (1)她对谁说了奇妙的想法?奇妙的想法分别是什么? 出示板书: 爸爸 提水壶 浇田 妈妈 拿镜子 梳头 哥哥 坐秋千 荡秋千 (2)学习生字“千”。 请生观察写“千”字要注意的地方。师范写后生描一个写一个。 (3)这些奇妙的想法都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哥哥怎样呢?(高兴) 3.小女孩看着这座美丽桥,冒出了这么多奇妙的想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她一起去奇思妙想。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千、高、兴” (1)请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生字,说说这些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生描一个写一个。 (3)当堂反馈。 2.请生继续练习写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