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作《语言的“输出”与“输入”》发表在《教师博览》2018年第10期。
朋友看了,问:“为什么写文?”
看见鸡蛋,追问母鸡:“为什么下蛋?”
母鸡是说不清原因的。
如果一定要说清楚,只能概言之《教师博览》,像《河北教育》、《小学教学》、《今日教育》、《教育文汇》、《江西教育》、《语文教学通讯》、《辽宁教育》、《四川教育》、《云南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一样,是适宜一线教师“下蛋”的。
有人问,怎样写?
写是有很多种方法的,第一种是最笨的方法。罗列资料,塑造典型,代表时代。这是最烂的,最不好的写法。第二个写法呢,把经历变成情感,把握这种情感,就会变得真实的多。最难的、也是最有挑战性的是第三种,就是去写教育人的精神状态。
常常推荐一线教师文章,完全基于一种“理解”。
你不需要这个世界都理解你。没关系的。有的人永远不会真的理解他们没经历过的事情,但有些人会理解,要对理解你的人心怀感激。
有人说,读书的时候时间是静止的,我发现写文章的时候,时间更是静止的,仿佛置身在平行的次元中,而这种感觉已经脱离了时间,我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静。静远。这种远,是高远、辽远、旷远、邈远、悠远、柔远、越远、卓远……任何一种远都是诗意的远。教育的远是比诗意的远更远的远。
这种远是一种永远。
但是,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
这一切,因你用文字打败了时间!
——摘自微公号:孙建锋对话教学